国际国币体系发展演变:1974~1994年间人民币汇率变化研究

有资料说:1985年,中国取消了双重汇率制,改为固定单一汇率制度。但也有资料说1985年到1994年中国施行的是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这有矛盾或说区别吗?

回顾历史,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外汇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调整。1979年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单一汇率制度,但之后开始引入外汇留成制度,允许企业保留部分外汇,这可以看作是双重汇率制的雏形。到了1985年,中国确实在尝试改革汇率制度,但具体的时间节点和措施需要明确。

有资料称1985年取消双重汇率制,改为固定单一汇率。又有资料则指出1985-1994年存在双重汇率制。这可能是因为这两个资料在描述同一时期的不同阶段,或者存在对“双重汇率制”定义的不同理解。

需要确认的是,中国在1985年是否确实取消了双重汇率制,转而实行固定汇率,但后来又恢复了双重汇率。或者,可能是在1985年进行了某种调整,但并未完全取消双重汇率,而是逐步过渡到1994年的改革。

查阅相关资料,中国在1981年至1984年期间实行的是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1985年,中国确实进行了汇率改革,取消双重汇率,统一为单一汇率,但随后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又逐渐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机制。例如,1986年可能再次引入外汇调剂市场,导致实际上的双重汇率并存,直到1994年全面改革。

因此,这两个资料并不矛盾,而是描述了不同阶段的情况。1985年确实取消了早期的双重汇率制,改为固定单一汇率,但由于后续的政策调整,到1985年后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机制,一直持续到1994年。


综上,中国的外汇体制改革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同阶段的表述看似矛盾,实则是**政策调整的阶段性差异**。有关这一问题的详细解释:

### **一、关键时间节点与政策调整**
1. **1979-1984年:双重汇率制的初步形成**
– **背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为鼓励出口和吸引外资,设立外汇留成制度,允许企业保留部分外汇收入。
– **双重汇率**:
– **官方汇率**:用于非贸易项目(如旅游、侨汇),固定为1美元≈2.8元人民币。
– **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企业通过外汇

剩余80%内容付费后可查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