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金本位下货币发行与黄金挂钩,央行必须保持足够的黄金储备。当经济萧条时,国内经济活动放缓,失业率上升,通常需要刺激经济,比如降息和增加政府支出。但为什么反而要紧缩呢?
可能的原因在于维持金本位的需要。如果经济不好,资本外流可能增加,人们会把本国货币换成黄金或其他稳定货币。为了防止黄金储备流失,进而影响货币发行,央行可能需要提高利率,吸引外资流入,从而稳定汇率。同时,减少政府支出可以减少财政赤字,避免进一步削弱货币信心。
但这样会加剧经济衰退,因为加息和紧缩财政会抑制投资和消费,导致经济更加萎缩。历史上大萧条时期的情况就是例子,很多国家坚持金本位,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结果经济恢复更慢。而放弃金本位的国家,如美国后来放弃,能够实施宽松政策,更快复苏。
综上:
在经济萧条时期,维持金本位制需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如加息、减少财政支出),这看似与刺激经济的常规逻辑相悖,实则源于金本位制度的特殊运行机制及其对国际收支平衡的硬性约束。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
### **一、金本位制的核心约束:维持黄金储备与汇率稳定**
1. **货币发行与黄金挂钩**
– 在金本位制下,货币发行量必须以黄金储备为基础,央行需保证本币与黄金的固定兑换比例(例如1英镑=7.32克黄金)。
– 若黄金储备流失,央行必须收缩货币供应以维持汇率稳定。
2. **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盯住**
– 金本位国家通常承诺保持汇率稳定(如英镑对黄金的固定比价),资本可自由流动。
– 若经济萧条导致资本外流,央行需通过紧缩政策(加息)吸引外资回流,避免汇率暴跌。
剩余80%内容付费后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