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什么,运用在什么时期?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旨在通过固定汇率和多边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稳定。以下是其核心内容、运行时期及影响的详细说明:
—
###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定义与核心机制**
1. **建立背景**
– **时间**: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确立该体系。
– **目标**:避免二战前金本位制的崩溃和贸易保护主义,重建战后国际经济秩序。
2. **核心规则**
– **双挂钩制度**:
– **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美国政府承诺以固定价格兑换黄金。
– **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汇率只能在±1%的固定区间内波动,需通过外汇干预维持。
– **固定汇率制**:成员国需通过央行买卖外汇维持汇率稳定。
– **国际金融机构**: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监督汇率政策,世界银行(WB)提供发展贷款。
—
### **二、运行时期**
– **正式生效**: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署后)。
– **崩溃时间**:1971年8月,美国宣布暂停美元兑黄金兑换(“尼克松冲击”),标志体系解体。
– **过渡期**:1971-1973年,各国尝试“蛇形浮动”等过渡方案,最终于1973年转向浮动汇率制。
– **实际影响延续**: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其遗产仍影响当今国际金融体系。
剩余80%内容付费后可查看